一般人常聽到「洗腎」,其對洗腎的印象大多是負面的,患者們對洗腎的了解就是長期治療、很多東西不能吃、身體會變虛弱、影響生活與工作等等。其實所謂的洗腎就是當腎功能衰竭而造成尿毒症時,必須運用「血液透析」的治療方式來維持腎臟的正常運作,達到血液淨化、調節人體電解質與酸鹼值、排除廢物等功能。
那麼,血液透析如何幫助我們的腎臟回到健康的狀態?
血液透析的作用原理,是運用一種特殊濾過器淨化血液,這個濾過器中有數以千計的中空纖維,這些纖維和頭髮一樣纖細,上面遍佈著數以百萬計的小孔。在血透過程中,血液從濾過器的纖維中穿過。血細胞和蛋白質這些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,因為體積相對較大所以無法通過小孔,重新返回體內。而代謝產物和多餘水分就會順小孔流出,進入隨後會被丟掉的透析液中。也就是說這個濾過器可以把廢物和營養物質分開,替代腎臟把廢物過濾出去。
許多患者會問,那為什麼透析的治療需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呢?
正常情況下,血透需要在透析中心進行,一周需要進行三次,每次至少需要3-4小時,時間越長越好。原因是:健康的腎是全天候工作的,但是血透一周只進行12-15小時。所以血透時間越長,患者感覺就越好。然而,透析機一次只能淨化一小部分血液(大約為1杯),這也是為什麼洗腎的治療幾乎都是一個長期抗戰的過程了!
◆血管的健康 是進行透析治療的必備要素
在之前我們提到,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前,患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血管通路,因為通過血管通路,血液流出體外進行淨化,之後再通過血管通路流回體內。因此,長期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造血管通路,而血管通路有三種主要類型:
1.動靜脈廔管:通過手術將一條動脈與一條靜脈相連接。動靜脈廔管通常會被安置在手臂內。這是目前較好的血管通路類型。
2.血管移植:通過手術用一條人造血管將一條動脈與一條靜脈相連接。移植的血管可以安置在手臂中也可以安置在腿中。
3.靜脈留置導管:將一條Y形塑膠管放入胸、頸或腹股溝的大靜脈中。因為使用導管容易造成感染,所以這種方式通常只作為臨時血管通路。
整體來說,動靜脈廔管是較好的血管通路類型,它更為持久,而且不易出現凝塊或感染。
◆血液透析治療會痛嗎?有無其他副作用?
接受血透治療的感覺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必須移除的體液量。正常來說,治療本身是無痛的。但是,如果需要移除的體液量很大,那麼患者可能會出現痙攣、頭疼、頭暈、噁心、氣短或其他一些問題。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遵循醫囑限制鹽和水的攝入。
有很多患者比較怕扎針,經過一定時間有些患者可以適應。但有些患者會要求使用皮膚麻醉藥物來「凍住」皮膚,如利多卡因。此外還有些患者發現自己扎針會不太疼。
◆血液透析治療必須很頻繁才有效嗎?
其實每位患者的治療頻率需視個別情況而定,一般須經由專業腎臟科醫師判斷決定。普遍而言,透析頻率和時間一般是3次/周,總時間12h左右。
臨床中,決定什麼時候應該開始透析治療,一般是基於尿毒症相關症狀,腎功能情況(腎小球濾過率)以及腎功能下降的速度來共同決定的,腎友們還是需要聽從醫囑進行治療。
◆如何判斷自己該開始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了?
當出現尿毒症之症狀如:
持續不緩解的液體過量(水腫,腹水,肺水腫等)、極度勞累、乏力,
食欲差、口中金屬味、噁心嘔吐、輕度認知障礙,以及無法糾正的化驗檢查異常,比如高血鉀、高血磷、酸中毒等。
如出現以上尿毒症之病症,必須盡快就醫,依照醫師指示進行血透治療。
此外,慢性腎衰竭的患者,也能經由如下腎功能的相關數據決定是否進入血透治療這一步:
(1)對於腎小球濾過率 >15(單位mL/min/1.73 m2,以下省略單位)的患者,即使出現尿毒症相關症狀,也不建議進入慢性透析。因為這部分患者即使出現了尿毒相關症狀,也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克服。
(2)對於沒有症狀,且腎小球濾過率在 5 到15的患者,目前建議每個月去醫生那看診一次。在沒有症狀出現時,不建議進行慢性透析。警惕尿毒相關的急診症狀,比如高鉀血症等情況。
(3)對於腎小球濾過率在 5 到15,但是合併有尿毒癥相關症狀和體征的患者,建議先保守治療。對於那些確實有尿毒相關症狀,且保守治療沒法緩解的患者,建議開始進入透析治療。
(4)對於具有尿毒症相關的胸膜炎、心包炎和尿毒癥腦病的患者,應該立即進行血液透析治療。
(5)對於腎小球濾過率低於5的患者,建議開始進入血液透析治療。
台北專業血液透析‧天母凱硯診所
腎臟專家王峯銘醫師:「透析(洗腎)是為了減輕身體的不舒服、延長生命、許多腎友已接受透析(洗腎)十多年,仍能貢獻自己的才能於社會,所以要有信心和耐心,一樣能過正常和健康的生活。」
歡迎加入凱硯FB一同交流
線上諮詢:http://www.kai-yan.com.tw/contact.htm
地址: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110號3樓
電話:(02)2876-2828
留言列表